手机: 15803189391
13831804450
网址:www.qibiji.com.cn
邮箱:15803189391@163.com
地址:河北冀州市西王镇开发区
难舍的铸铁闸门情结-最后的水乡守闸人



喜伯工作的水闸。
南沙东涌三沙村茂丰水闸的河堤上,车来车往,75岁的喜伯的小棚寮就在水边,屋外,珠江河水潮起潮落,在这里驻守了30多年的喜伯,每天重复着单一机械的动作:开闸关闸。白天看江水涨落,入夜听虫鸣蛙叫,珠三角水网密布,每个河涌都有水闸,以前每个水闸都有一个守闸人,但随着科技的进步,人工闸门慢慢被电动闸门代替,守闸人这一行业日渐式微,只剩一些老人在坚守,喜伯就是其中之一,寂寞守护着堤内一方平安,也成为这里变迁的见证者。
文/图记者李立志
通讯员樊浩钧、张淑梅
上午10时,三沙村大堤上车辆行人渐多,大多数时候,只有喜伯一个人望着堤外的珠江水发呆,对岸是东莞,繁忙的虎门大桥就在不远处。
喜伯每天的工作其实很简单,只是开关闸门而已。但喜伯不会走远,“就怕万一遇到特殊情况!”因为开关闸门的时间会随着节气、潮汐等因素时刻变化,有时潮水会突然涨起来,走开了就会有危险,喜伯长年驻扎在河堤之上,至今已有30多年了。
水闸旁一间砖木结构的小棚寮,是喜伯生活工作的地方,也是他第二个家。喜伯是一位闲不住的人,他在棚寮附近开垦了一点地,种点青菜、粉葛之类的,有时也拿到市场贩卖。喜伯偶尔也会驾个小船,在河涌里捕点小鱼小虾改善伙食,不过由于年纪大了,喜伯已很久不驾船了。
小小闸门责任重 一开一闭有秘诀
说起守闸,喜伯的话语明显多了起来。茂丰水闸有两个,一个是人工的,另一个是电力的。人工的茂丰水闸喜伯倾注了30多年感情。喜伯告诉记者,靠人力控制水闸门开关的,闸门一开一闭都是很有讲究的。
虽没读过什么书,但喜伯有着敏锐的观察力,因为开关闸门,对水位的判断误差是以厘米计的。堤内堤外的水位差要掌握在3~4寸左右,水位差过大会造成闸门内外水压上升,单靠一人的力量是不能把闸门打开或关上的,这就会造成事故“过基”。
上世纪90年代,在旧的水闸边,又建了一个新电动水闸,尽管如此,喜伯仍坚守在堤围上。30年的守闸岁月,喜伯根据节气的变化而总结出一套守闸秘诀:“上半年白天要关闸,下半年晚上要关闸,吹东风时,日夜都要关闸”。上半年是白天涨潮,故白天要关好闸门;下半年是晚上涨潮,故一定要在天黑前把闸门关上;而在吹东风时,潮汐变化很快,为确保安全,无论昼夜都要关好闸门。
喜伯:一份选择一份承诺
沿着堤围一直往南,就是繁忙的虎门大桥,但外面的繁华与喜伯无关,因为守闸的生活是枯燥而严格的。喜伯每个月有500元的收入,因此喜伯平时也干点农活帮补家用,但大部分时间还是留守在小棚寮里。
喜伯总是回忆起以前公路还不发达的年代,那时货物的运输主要是依靠船只。因为堤外就是珠江口,对岸是东莞,以前很多船只在这里过往,一日一夜要4次开关闸门,有些来得不是时候的船家就要在这里等候开闸,船家聚集多的时候这里非常热闹,可以聊聊天,而现在连找个聊天的人都没了。
喜伯的儿女都住村里,原来老伴也跟他一起守闸,不过老伴前几年去世了,如今只剩下他一人,喜伯也越发寂寞。其实村里打算让喜伯回家养老,不过却找不到接班人,喜伯唯有继续干下去。这是一份选择,也是一份承诺。